研究领域

张晓玫.jpg

  基本信息

  四川省政协委员

  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创始会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成都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西南财经大学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副理事长

  E-Mail: xiaomei51@swufe.edu.cn

  教育背景

  1998.09,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007.03,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硕博连读)经济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7.04—日本一桥大学创新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员

  2010.01—2010.02,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IGSB)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访问学者

  2013.07—2013.08,ESC Rennes School of Business,访问学者

  2014.08— 2014.09,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访问学者

  讲授课程

  本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硕士:商业银行学研究

  博士: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研究

  研究方向

  中小企业融资、互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金融科技、银行实证、银行治理等

  主要研究成果

        “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发布”媒体采访《央视新闻频道》2019年11月张晓玫

  “区块链引领云南新基建 不只‘老三样’还要新动能”媒体采访《21世纪经济报道》2020年3月张晓玫

  “四川金融扶贫创新案例在蓉发布”媒体采访《人民网》2019年9月张晓玫

  “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冲击与线上线下民间借贷”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6期 王博、梁洪、张晓玫

  “普惠金融、货币政策与网络借贷发展”论文《国际金融研究》2019年第9期 梁洪、张晓玫

  “首期‘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发布四川总体排名中西部第一”媒体采访《每日经济新闻》2018年11月张晓玫

  “‘透明的未来’金融科技发展峰会”媒体采访《新华网》2018年11月张晓玫

  “四川加快建设‘供应链金融实验室’”,推动形成区块链联盟”媒体采访《四川日报》2018年11月张晓玫

  “小额贷款公司,严管才有未来”媒体采访《人民日报》2018年6月张晓玫

  “网络借贷中信息不对称缓解机制研究——基于信号传递和双边声誉视角”论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年第2期 张晓玫、梁洪、卢露

  《区块链—量子财富观》专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6月 韩锋、张晓玫

  “网络借贷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吗-来自"人人贷"的微观借贷证据”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2期王博、张晓玫、卢露

  “新华访谈”媒体采访《新华网》2017年1月张晓玫

  “别再说什么‘互联网杀死实体商业’了”媒体撰稿《北京青年报》2016年12月张晓玫

  “支付宝提现收费是多大的事儿”媒体撰稿《北京青年报》2016年9月张晓玫

  “非完全利率市场化下网络借贷的利率定价有效吗--来自“人人贷”的微观借贷证据”论文《南开管理评论》2016年第4期张晓玫、王博、周玉琴

  “区块链的价值:金融中介发展的视角”媒体撰稿 腾讯《腾云》2016年7期 张晓玫、蒋昊然

  “区块链金融模式研究”论文《上海金融》2016年7期张晓玫、梁洪、蒋昊然

  “网络信息安全助力新常态下的微金融”媒体撰稿《光明日报》理论版2016年4月张晓玫

  “保证担保、抵押担保与贷款风险缓释机制探究——来自非上市中小微企业的证据”论文《金融研究》2016年1期 张晓玫、宋卓霖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治理结构、高管薪酬和经营绩效——基于分行业的研究视角”论文

  《金融经济》2016年1月张晓玫、朱琳琳

  《微金融—碎片与重塑》专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年1月 张晓玫

  “【乌镇峰会专家谈】携手共建互联共赢的美好未来”媒体撰稿《光明日报》理论版2015年12月 张晓玫

  “P2P产品创新关键在于创造附加价值”媒体撰稿《零壹财经》2015年10月 张晓玫

  “浅析P2P网贷的地域歧视特征”媒体撰稿《零壹财经》2015年9月张晓玫

  “P2P平台利率定价模式浅析”媒体撰稿《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9月 张晓玫

  “金融发展、信贷期限结构与产业集聚——基于工业产业要素密集度的视角”论文《南方经济》2015年第6期 张晓玫、罗鹏

  “互联网金融:‘破冰’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媒体撰稿工信部《互联网经济》2015年第5期张晓玫、赵爽

  “企业生命周期、银行贷款与现金持有行为-基于非上市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实证研究”

  论文《中国经济问题》2015年第1期张晓玫、马文睿、宋卓霖

  “生命周期、企业所有权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来自非上市中小微企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投资研究》2014年第12期 张晓玫、马文睿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与非利息收入研究—基于LRMES方法的创新探讨”论文《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11期 张晓玫、毛亚琪

  “信贷增长、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论文《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5期 张晓玫、罗鹏

  “货币空转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论文《财经科学》2013年第12期张晓玫、弋琳

  “中长期信贷、国有经济与全要素生产率”论文《经济学家》2013年第12期张晓玫、罗鹏

  “银企关系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论文《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第5期张晓玫、宋卓霖、何理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已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论文《金融研究》2013年第6期 张晓玫、潘玲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资产风险研究”(已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转载)论文《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第4期张晓玫、李梦渝

  “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基于中国上市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数据的经验研究”论文《南开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张晓玫、钟祯

  “中国上市中小企业信息特征、银企关系与贷款担保决策—基于金融危机下上市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数据的经验研究”论文《投资研究》2012年12月张晓玫、钟祯

  “民間企業家の政治身分と民間企業の金融業への進出―2009年中国民間企業トップ100社の金融業への進出を通して”论文 日本(社)中国研究所出版2011年10月张晓玫、陶文彦

  “从贷款技术视角浅析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咨询报告重庆农商行2009年 张晓玫、钟祯

  “杭州・温州における地域金融の実態と課題”研究报告 イノベーション研究センター2008年3月張暁玫

  “地方圏の産業振興と中山間地域-希望の島根モデル・総合研究”著作日本新評論出版2007年9月関満博、張暁玫等

  “中小企業金融におけるリレーションシップバンキングの役割”论文日本評論社出版2004年12月張暁玫

  “金融ビジネス広域化の弊害とコミュニティ銀行の役割”论文『一橋研究』出版2004年1月張暁玫

  连续获批主持国家级课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率市场化视角下金融发展、货币政策对网络借贷的影响研究》(批准号:71873104)2019年--2022年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微企业互联网平台融资模式研究—基于双向拍卖和信号博弈双重视角》(批准号:71503210)2016年--2018年

  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冲击与民间借贷的动态演化:路径机制与实证研究》(批准号:19C10651027)2019年--2021年

  承担的科研项目

  (1)2017年10月承担泸州自贸区“进出口企业金融配套服务方案设计”课题由泸州市政府委托。

  (2)关于产业组织关系模型的国际比较研究“围绕企业的新产业组织关系模型的国际比较研究――以日本・中国・美国・欧洲为中心”,负责人:日本产业组织关系研究领域的带头人、牛津大学博士西口敏宏,项目来源: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辅助金基盘研究(B),2006年4月~2008年3月,具体内容请参阅报告书:http://www.iir.hit-u.ac.jp/annual/arj2006.pdf 第10页。

  (3)日本政府委托的国家级课题-振兴落后地区的综合研究“岛根县的综合研究”,负责人:日本经济学界的实际现场派经济学家关满博,项目来源:日本政府特殊法人中小企业基础整备机构研究资金,2005年4月~2007年3月。

  此研究成果于2007年9月在日本国内商业出版后,迅速得到经济学界瞩目并引起日本政府高度关注,书中部分政策建议已被采纳。书名:《地方圈的产业振兴和中部山区-希望的岛根模型・综合研究》(日本新评论出版社出版)。

  (4)“关于日本IT企业〔含中日合资企业〕进驻北京中关村后的金融支持”,负责人:关满博,该课题是由关满博教授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共同组建的科研课题组,2005年夏 。

  (5)温州民间金融未来探索,负责人:张晓玫、西口敏宏,日本一桥大学、中国浙江大学,2007年,主持参与浙江大学和日本一桥大学共同携手进行的温州民间金融实地调研,并撰写研究报告《杭州、温州民间金融运行状况》。

  (6)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

  “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负责人:张晓玫、刘鹰(清华)、高红冰(阿里),2014年——,由张晓玫及其所负责的“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和一批有志于采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微金融研究的中青年专家作为首批发起人(机构)共同组建中国“微金融50人论坛”。这些专家涵盖经济、金融、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技术、法律、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且来自中国社科院、国研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知名院校和中信信托、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蚂蚁金服研究院等互联网金融实务界。

  承担的教改项目

  《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目标下,金融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索》,其中阶段性研究论文“财经类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探索——以日本财经名校一桥大学为例”入选第五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征文,且荣获一等奖,2013年-2014年。

  学术、社会服务

  国内一流金融期刊审稿人;

  新华社瞭望智库首批入选专家;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光华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微金融50人论坛”发起人、执行委员;

  中国区块链联合发展组织创始发起人;

  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活水计划”互联网金融方向学术导师;

  腾讯集团腾云智库区块链金融专家;

  小米公司互联网金融指导专家;

  四川省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专家;

  四川省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区块链行业协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成都市大数据协会区块链专委会专家;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特约撰稿专家;

  《光明日报》“理论版”撰稿专家;

  《第一财经日报》金融栏目特约撰稿专家;

  《零壹财经》互联网金融专栏专家;

  《北京青年报》撰稿专家等。

  奖励、荣誉

  荣获领军人才天府金融英才称号;

  荣获“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 称号;

  《区块链:量子财富观》荣获“2017第一财经年度金融书籍”最佳人气书籍奖;

  《区块链:量子财富观》在“2017-2018中国区块链风云读物”评选活动中荣登榜首;

  荣获2017年第二届财经领秀榜“年度财经人物”荣誉称号;

  荣获2018年第三届财经领秀榜“年度杰出女性”荣誉称号;

  荣获2015-2016年度中国V金融 “智囊奖”、“最佳人物奖”;

  荣获第2届“中国金融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5年因“晓玫午餐”入选中国青年报“冰点人物周刊”;

  荣获“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高峰论坛第一届学术年会”二等奖;

  荣获第16届“四川省金融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荣获四川省“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称号;

  荣获2019年度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荣获四川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连续 荣获西南财经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

  荣获西南财经大学“十佳”女教职工称号;

  荣获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荣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工会会员”称号;

  荣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优秀“教学”先进个人奖;

  荣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优秀“科研”先进个人奖;

  荣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年度育人”先进个人奖;

  荣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院建设突出贡献”奖;

  荣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奖等。


发表著作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028-68909185 (机关本部) ; 028-67831630 (政务中心服务点)

传 真:028-68909100

code1.jpg

code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