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经济呈下行趋势,中企项目需“稳”字当头

2025-02-26

贸易投资

孟加拉国政局剧变6个月以来,社会抗议此起彼伏、经济下行压力积聚已成为该国面临的现实危机。目前,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主要聚焦各领域改革,各政党敦促临时政府为选举、改革和加强与各政党的协调制定具体路线图。多方压力之下,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近期表示,下次大选可能于2025年底至2026年上半年举行,同时呼吁各方在完成所有必要重大改革后再举行选举。舆论普遍认为,即使完成选举,孟加拉国各政党之间的利益争斗也需要一定时间平衡,未来两年政局仍将处于动荡状态。中企在孟加拉国正在推进及中短期内的计划项目或面临一定风险,仍需观望并做好风险应对。

一、临时政府缺乏控制力,经济下行难挡

政局剧变及其后遗症给孟加拉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小打击。早前几年,孟加拉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至8%之间,2024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孟加拉国2025财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将放缓至3.8%。

2024年持续数月的抗议、停工停产以及8月洪灾重创孟加拉国经济,严重打击海外客户对孟加拉国支柱产业服装业的信心。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纺织品和服装办公室数据显示,孟加拉国对美国服装出口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跌10.97%。孟加拉国中资企业协会纺织服装分会负责人说,今后一段时间,临时政府需要控制局势,营造稳定的营商环境。从达卡多地服装工厂持续抗议罢工看,临时政府缺乏控制力,不稳定性对欧美客户信心造成巨大打击。

局势动荡导致国际金融机构下调孟加拉国信用评级,金融机构及国际社会对孟加拉国投资可能减少。2024年11月穆迪将孟加拉国信用评级从B1下调至B2,评级展望为“负面”。短期评级为“非优质”,意味着违约损失风险加剧。这是孟加拉国2010年纳入穆迪评级14年来首次被评为“负面”,也是连续第二次被下调评级。这一结果预计会提高其国际借贷成本。

2024财年前5个月,孟加拉国年度发展计划执行率仅为12.29%,为十多年来最低。在建项目和新提议项目的审查延迟、资金发放减少是导致年度发展计划执行缓慢的原因。临时政府2024年8月初上台后,许多承包商放弃了项目。孟加拉国包容性金融与发展研究所执行主任穆杰里表示,年度发展计划执行率低,将阻碍经济活动和私人投资,减少就业机会,并拉低经济增长。

二、拜登时期孟美关系升温,特朗普任内“美国优先”

临时政府上台后孟美关系迅速升温。时任美国财政部分管国际金融事务的副部长帮办布伦特·尼曼和分管南亚及中亚事务的华裔助理国务卿陆雨桥等人组成的美国代表团2024年9月访问孟加拉国。同月下旬,尤努斯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获美方高规格礼遇并与美总统拜登举行双边会,重申“根植于共同民主价值观和牢固民间纽带”的双边伙伴关系。随后,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外交秘书乌丁以及陆军参谋长扎曼相继访问美国。在此背景下,孟美两国在经济领域合作取得一些进展。美孟商业委员会主席科博斯在拜会尤努斯时说,“美国企业对孟加拉国表现出很大兴趣”。孟加拉国电信监管委员会最近起草了卫星互联网服务运营商指导方针,允许全资外国公司获得牌照,为“星链”和类似企业进入孟加拉国铺路。

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就职后,美国新政府的亚太政策相比拜登政府或有一定程度调整,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也在等待、观察。由于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策尚未正式落地实施,但参考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实施的贸易政策以及其“美国优先”理念下的外交行动,可基本预判其未来对孟美关系与孟美经济合作的政策走向:

一是特朗普秉持“美国优先”原则,在经贸方面,或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对孟美经济合作,有可能对从孟加拉国进口的商品设置更高贸易壁垒,要求孟加拉国在贸易协定中作出更多让步,以促进美国产品出口并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在孟美关系上,鉴于孟加拉国的地缘政治位置,美国可能会加强对孟加拉国的政治影响力渗透,拉拢孟加拉国在一些国际事务中站在美国阵营,如在印太战略相关事务中,促使孟加拉国配合美国制衡其他大国。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冲击孟美现有贸易合作,导致孟加拉国对美出口受阻,影响其经济发展。孟加拉国的服装等支柱产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贸易壁垒增加会使相关产业订单减少、产能过剩,企业营收下滑,甚至引发失业等社会问题。政治上,若孟加拉国加强与美国合作,可能改变其在地区事务中的立场,影响其与周边国家关系,同时也可能引发国内不同政治势力的分歧,加剧国内政治局势的复杂性。

三、中企项目推进延宕,多数中企选择观望

目前,中企在建项目基本已摆脱骚乱影响,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建设。但“观望”二字是当地企业或项目负责人常见的表达。当下,除了拥有固定欧美方向客户群体的私营民营企业外,多数注重在孟本地发展业务的中企都表示推进项目遇阻或变难。

政局不稳是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政局不稳将导致在孟大型中企的投资决策更加谨慎,企业担心政权更迭后付出的努力前功尽弃,还伴有其他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政治风险加剧、经济增长放缓,企业融资更加困难,项目开发不得不暂缓。有工程机械企业南亚大区经理表示,在政变中受到波及的一些企业是公司大客户,本来已经谈好了购买设备,但是现在订单没了,而没有受到波及的企业在当前情况下对自身能否盈利迟疑,原计划进行的投资也要放缓。此外,临时政府上台后对一批前政府官员及财团进行清算,当前政府内部人心惶惶,工作效率低下,也令中企在孟经营节奏放慢。短期内大规模基建项目减少。孟加拉国达卡工商会主席阿什拉夫说,目前已知信息是临时政府强调对教育、医疗等投资,而非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同时更加重视农业和水利。目前社会各界认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上届政府腐败的“温床”,临时政府启动大型基建项目或会十分谨慎。尤努斯日前发布命令废除前政府批准的允许电力和能源部门绕过招标的特别法律,电力部据此取消了此前发出的30多个发电厂意向书,其中涉及中国公司项目。孟加拉国中国商业工业协会秘书长姆里达说,临时政府下一步具体举措尚不明朗,但与哈西娜政府时期大力发展基建带来的大量大规模项目相比,未来一段时间在基建领域投资合作的部分中企将受一定影响。

四、对当地中企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1.加强政治风险评估与监测

密切关注孟加拉国政治局势的发展,定期收集和分析政治动态信息,与当地的政治分析机构、智库建立合作,获取专业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提前预判潜在的政治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利用外交渠道和行业协会资源,及时了解政策变动方向,以便迅速调整经营策略。

2.优化投资决策与项目规划

在投资决策前,进行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不仅要评估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还要充分考虑孟加拉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对于中短期内计划项目,根据风险状况进行重新规划,合理调整投资规模和进度安排。优先选择那些受政治波动影响较小、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如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降低投资风险。

3.拓宽融资渠道与风险管理

面对融资困难问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尝试与国际金融机构、多边开发银行建立合作,争取多元化的融资支持。加强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项目延误、资金回收困难等风险,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4.强化与当地的合作与沟通

加大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力度,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合作经营等方式,借助当地合作伙伴的资源和影响力,降低政治风险和经营风险。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加强与当地社区、政府部门和民众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结束语

2025年斋月将至,中企在孟经营需多方面做好风险防范。密切关注斋月期间孟加拉国的政策动态,及时了解宗教活动安排对商业活动的潜在限制,确保经营合规。考虑到斋月可能影响当地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效率,提前调整生产和工作计划,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尊重其宗教习俗。同时,斋月期间社会活动和人员流动变化较大,加强安全管理,对办公场所和项目现场的安保措施进行升级,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鉴于孟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当地经济下行、政局不稳的现状,谨慎评估项目推进风险,合理安排资金和资源,避免因外部环境变化遭受损失。

(来源:走出去服务港(id:SH_GO_Global),文章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中心、长三角中小企业海外风险预警中心、ICOVER全球安投研究信息数据库、安库风险信息公司)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028-68909185 (机关本部) ; 028-67831630 (政务中心服务点)

传 真:028-68909100

code1.jpg

code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