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资企业走出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镍矿资源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增长到4500万辆,到2035年,道路上四分之一以上的汽车将是电动汽车。[1]正是如此,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尤为关注电动汽车的核心原材料——镍、锂、钴等关键矿产的产业链供应。其中,镍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电池用镍的需求上升。目前不锈钢仍是镍的最大应用领域,但电动汽车电池产业正在成为镍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Benchmark数据显示,2024年电池用镍需求同比强劲增长27%,增速远高于其他用镍行业。同时,Benchmark预测,到2030年,电池将在镍需求增长中占据超过50%的份额,预计届时全球镍需求将达到 150万吨。[2]
在此背景下,印尼凭借全球五分之一的镍矿储量及东盟区域协同优势,[3]通过实施严格的矿业政策、出口禁令及下游加工产业政策,逐步确立了其在全球镍矿产业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印尼已成为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竞相布局的关键区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印尼的镍加工产业已初具规模,实现了从单一出口镍矿原料向高附加值镍加工产品出口的转型。[4]
然而,随着某些地区逆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复杂的政策变化和法律挑战。2025年1月20日,美国本届总统上任后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撤销了上届政府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这些行政命令不仅冲击了美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而且对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产生了连锁效应,也给印尼及东盟国家的电动汽车产业合作模式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许多中资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双碳”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正进一步推动与印尼的深度合作。两国在资源整合和技术协同方面展现出互补性,并通过共同构建区域供应链促进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上述复杂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把握印尼镍矿产业的市场机遇,并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成为了中资企业关注的焦点。
02 美国电动汽车政策变化和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发展
1. 美国的电动汽车政策调整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正经历一场重大政策调整,美国本届政府撤销了上届政府提出的“2030年新车销量50%为电动汽车”目标,[5]并采取一系列针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削减措施,包括:
(1)取消电动汽车购买补贴:每辆电动汽车7500美元的购买税收抵免被废除,导致电动汽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
(2)暂停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上届政府原计划投资50亿美元建设充电站,而本届政府冻结了该笔资金,放缓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3)降低排放标准:本届政府提议降低环境保护署(EPA)的燃油经济性标准,使传统燃油车生产变得更加经济,从而减少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2.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对冲美国政策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虽然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放缓,但其他国家/地区的电动汽车市场仍在增长。澳大利亚锂生产商Liontown Resources的首席执行官Antonino Ottaviano表示,中国市场目前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65%,北美市场仅占10%,而全球其他地区电动汽车销量正以27%的年增长率上升,预计两年内可能超越整个北美市场。[6]根据目前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即使美国市场需求因政策变化而趋缓,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将稳定向好。
与此同时,即使面临着美国电动汽车政策变动带来的政策挑战,考虑到全球市场的需求体量,美国车企仍保持一定的电动汽车研发力度,以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例如,福特和通用虽放缓部分电动汽车项目,但仍在推进新能源车型的研发,以适应欧洲及其他市场的需求,特斯拉预计将继续投入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品更新,以保持其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尽管短期内美国针对电动车行业的政策变动会影响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从而对镍矿等关键矿产的供需造成一些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发展态势是不可逆的,市场需求仍将推动镍矿等关键矿产行业的继续发展。
03 印尼镍矿产业与东盟的电动汽车发展
1. 印尼镍矿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
印尼镍矿储量占全球22%,印尼政府通过2020年《矿业法》与出口禁令,强制推动矿业资源从初级开采向高附加值加工转型,禁止出口未经加工的镍矿,因此企业对镍矿开采项目进行投资时,需在印尼本土建设冶炼厂与电池材料生产线。[7]
为适应这一政策,中资企业在对印尼镍矿开采项目进行投资时,也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投资,如中资企业主导的莫罗瓦利工业园(IMIP)和纬达贝工业园(IWIP),形成了从采矿到电池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
2. 本地化生产要求与外商投资优惠政策
根据印尼第55/2019号总统令的规定,电动汽车制造商将逐步提高本地化比例至80%。[8]尽管印尼第55/2019号总统令的2023年修订案放宽了完成本地化要求的时间要求,但电动汽车制造商仍需面对复杂的合规成本与供应链重构压力,完成印尼政府的TKDN认证(Tingkat Komponen Dalam Negeri),以证明企业的产品符合印尼本地化要求。这意味着中国企业需与本地企业合作建立配套工厂,以完成本土化生产。
在矿业领域的外商投资方面,2024年5月,印尼政府宣布将16个项目纳入国家战略项目清单,并给予政策支持,其中包括5个镍矿加工相关的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总投资额高达636.9万亿印尼卢比(约395.8亿美元),旨在加速国内镍矿产业的发展。上述5个工业园区将主要生产混合氢氧化物沉淀(MHP)和镍钴硫酸盐等关键材料,以满足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的需求。
此外,印尼政府还在2024年颁布了GR 25/2024条例,印尼国企子公司获准无限次续期矿业许可证,并正式承认“垂直整合”模式,允许矿企通过持股子公司开展下游业务,[10]印尼政府还通过税收减免、进口关税豁免等激励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资准入门槛。
3. 东盟区域协同优势助力矿企发展
东盟正迅速从传统汽车制造基地向电动汽车生产中心转型,泰国、新加坡和印尼等国家竞相制定政策和战略,力求在这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东盟国家的激励政策:
l 印尼:通过实施禁止未经加工的镍矿出口、放宽贷款规则以及取消绿色车辆贷款首付要求等政策,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此外,印尼政府正在整合其供应链,吸引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并成立国有电池制造企业以推动锂电池生产。
l 泰国:设定了2025年成为东盟电动汽车中心的目标,计划届时生产25万辆电动汽车、3,000辆电动公交车和53,000辆电动摩托车。泰国投资委员会(BOI)推出税收优惠政策,针对电动汽车项目提供3至8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此外,泰国还鼓励研发电动摩托车、电动公交车和小型电动汽车项目。
l 新加坡:通过多项激励措施促进电动汽车普及,包括提供购车者高达45%的额外注册费折扣,调整道路税以缩小与燃油车的差距,同时投入3,000万新元支持电动汽车技术开发。
印尼依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打通了区域内关税壁垒与贸易通道。印尼镍矿加工产品可零关税出口至泰国、新加坡等东盟电动汽车制造中心,同时通过RCEP对接中日韩市场。这一区域网络使印尼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的关键枢纽。
04 中资企业在印尼的发展机遇和注意事项
1. 政策协同与优势互补
中国政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企业“走出去”,为中资企业在印尼建立从采矿、加工到电池生产的镍全产业链提供了政策支持。印尼政府实施镍矿产业向高附加值发展的政策导向与本土化要求,客观上助推了中资企业在印尼镍矿产业链条的深化投资与深度参与。
除政策协同外,从各自的优势条件及资源禀赋考虑,中国的技术和印尼的优势互为补充。具体而言,印尼多为红土镍矿,曾因其冶炼难度大、成本高等原因,导致印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虽为镍矿储量大国,却非镍生产大国。随着中资企业对印尼镍矿产业的大力投资以及技术输出(如高压酸浸技术),中资企业在印尼的镍矿产业合作,产生了“1+1>2”的效果,改写了全球镍矿产业格局。以莫罗瓦利工业园(IMIP)为例,其垂直整合模式将物流成本降低30%,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这种“资源+技术+市场”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共建绿色供应链提供了参照。
数据显示,印尼的镍矿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21年的10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跃升至2023年的180万吨,全球占比超过50%。镍相关产品的出口额也大幅攀升,2014年印尼镍矿石出口额仅为10亿美元,而到2023年,镍产品的出口额已达到209亿美元,实现了从单一出口镍矿原料向高附加值镍加工产品出口的转型。[12]
2. 中资企业在印尼的投资案例
莫罗瓦利工业园(IMIP):IMIP是中资企业在印尼投资的镍矿加工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50亿美元,由青山集团牵头开发。IMIP整合了镍矿开采、冶炼、电池级镍生产及配套基础设施等全流程资源,是镍矿产业垂直整合的成功范例。[13]
纬达贝工业园(IWIP):IWIP工业园预计总投资超过110亿美元,由青山控股集团、浙江华友钴业和振石控股集团组成合资企业开发。园区所在地拥有世界级的镍矿资源(约930万吨),是印尼首个集矿产资源开发及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生产和加工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区。[14]
3. 投资注意事项
印尼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中国投资者在印尼投资的主要挑战。例如,矿业许可证管理权集中至中央政府后,地方审批效率可能下降;环保法规的松散执行导致部分项目面临社区抗议。此外,美国本届政府对中国进口电池材料增加关税,可能间接影响印尼对美出口。
中国投资者需在投资前进行全面的政策梳理,对印尼法律环境和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从矿权、土地、出口、税收、社区、环保等各方面深入了解印尼的法规要求。
05 巩固优势,应对变局
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已从政策补贴转向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尽管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短期承压,但中国、欧洲及东盟的增量足以支撑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持续扩张。
作为全球最大的镍矿资源生产国,印尼凭借其丰富的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正逐步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生态圈的重要枢纽,并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国企业出海战略及印尼本国产业政策的驱动下,中国企业对印尼的深化投资将进一步加速印尼镍矿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促进中国企业在印尼镍市场的成长。
综上所述,印尼镍矿资源的战略价值与中国投资者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以及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长期增长趋势,将共同构筑抵御外部波动的核心壁垒。通过法律合规、技术创新与区域协作,中资企业在印尼的合作不仅能够有效应对短期政策冲击,更将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范式。一国的政策变动可能会对相关产业产生影响,但也会为其他国家在该产业领域创造发展机会。因此,投资者在制定新能源领域内的投资决策时,应当留意各国的政策趋势,从全局把握该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
脚注:
[1] 国际能源署,“Global EV Outlook 2024”,2024年4月发布: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ev-outlook-2024/ (注:EV为电动汽车英文Electric Vehicle 的简写)
[2] Benchmark Source,“Battery nickel demand set to triple by 2030”,2024年11月11号发布: https://source.benchmarkminerals.com/article/battery-nickel-demand-set-to-triple-by-2030
[3] 亚洲研究局,“Indonesia’s Nickel Export Ban Impacts on Supply Chains and the Energy Transition”,2022年11月19日出版:https://www.nbr.org/publication/indonesias-nickel-export-ban-impacts-on-supply-chains-and-the-energy-transition/
[4] 五矿期货,“印尼镍矿产业的发展与变革”,2024年11月28日发布,https://www.minfutures.com/ueditor/jsp/upload/file/20241128/1732754572376047777.pdf
[5] 202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行政命令: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2025/01/unleashing-american-energy/
[6] 路透社,“Trump’s EV rollback not expected to suppress appetite for critical minerals”,2025年1月21日发布: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commodities/trumps-ev-rollback-not-expected-suppress-appetite-critical-minerals-2025-01-21/
[7] 国际能源署,“Prohibition of the export of nickel ore”,2024年3月19日发布:https://www.iea.org/policies/16084-prohibition-of-the-export-of-nickel-ore
[8] 印度尼西亚2019年第55号总统令
[9] 五矿期货,“印尼镍产业的发展与变革”,2024年11月28日发布,https://www.minfutures.com/ueditor/jsp/upload/file/20241128/1732754572376047777.pdf
[10] 印度尼西亚2024年第25号政府条例
[11]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Full speed ahead Supercharging electric mobility in Southeast Asia”, 2021年3月出版: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sg/Documents/strategy/sea-strategy-operations-full-speed-ahead-report.pdf
[12]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印尼镍产业崛起的“三把钥匙”,2024年9月20日发布:https://www.chinania.org.cn/html/hangyetongji/tongji/2024/0920/55755.html
[13]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How Indonesia Used Chinese Industrial Investments to Turn Nickel into the New Gold“,2023年4月11日发布: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research/2023/04/how-indonesia-used-chinese-industrial-investments-to-turn-nickel-into-the-new-gold?lang=en
[14] IWIP官网:https://iwip.co.id/en/about-iwip/
(来源:金杜研究院,作者:赵曰耀、杜慧力、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