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企业扬帆出海的法律导航(一)

2025-03-17

智库研究

文章导读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浪潮交织的复杂格局中,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开启出海征程。2025年,全球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法律和合规风险愈发错综复杂。一方面,逆全球化势头显著抬升,例如美国优先2.0”政策可能进一步冲击全球经济秩序,加剧世界经济的碎片化格局;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在呈现新景象、迈向新阶段,中国倡导包容性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开放合作。企业在出海之路上,从文化差异到法规限制,从税务合规到知识产权保护,遭遇重重考验。能否在海外市场稳健运营并持续成长,已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深度参与数十个国家投资项目的法律顾问团队,海润天睿顾问郑成海律师,王琳律师在实务中见证了无数投资项目的成功落地,也亲历了因风险防控缺位导致的重大争议与损失。基于团队在非洲、东南亚、中东欧等区域主导的上百个投资项目经验,本专题郑成海律师、王琳律师将从法律视角剖析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遭遇的核心法律风险,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助力企业在2025年顺利扬帆远航,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中稳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关键词:海外投资、企业出海、企业国际化、法律风险、合规

本专题将通过四篇文章围绕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精准定位目标市场,筑牢合规根基研究目标市场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环境,识别潜在机遇与风险;根据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制定针对性的合规策略,确保企业在海外市场合法运营;

二、全方位识别与应对核心法律风险:全面识别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维度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预防、风险转移和风险缓解策略;

三、优化税务结构与财务合规性:合理规划税务结构,利用目标市场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负;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和目标市场的财务法规,避免财务风险;

四、强化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合规审查,确保企业运营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五、深化合作关系,助力长期发展:选择可靠的当地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优化合作模式,确保合作双方利益平衡,实现互利共赢;

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与跨国协作机制: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建立高效的跨国协作机制,确保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协同运作。

一、精准定位目标市场,筑牢合规根基

企业国际化的首步是精心挑选合适的目标市场,这不仅关乎商业潜力的挖掘,更与法律和政策环境的契合度密切相关。 

(一)深入剖析目标市场法律环境

目标市场的法律环境对企业经营模式和合规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下几方面需全面评估:

1.外资准入限制:不同国家对外资持股比例及行业准入有着严格规定。例如,印度在零售、航空等领域设定了明确的外资持股上限;印尼则要求矿业等关键行业的外资企业必须与本地伙伴携手合作。这些限制条件要求企业在进军市场前,必须审慎考量合作模式,以确保合规进入。

2.行业监管合规:医药、食品、金融等高度监管行业,其许可申请流程繁琐复杂。以中国某制药企业为例,其在拓展欧盟业务时,因未能及时获取产品认证,市场开拓进程被延缓近两年,合规成本大幅攀升。

3.税收和投资激励政策:企业需深入了解目标市场是否提供税收优惠或其他激励措施,同时警惕潜在的返还和撤销条款。部分拉美国家规定,外资企业若未能在特定期限内完成约定投资,将被取消激励政策,企业需提前规划,以免陷入政策陷阱。

(二)熟练掌握区域经济合作规则

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如RCEPAfCFTA等,正积极推动成员国间的贸易自由化,但各成员国在执行进程和细则上存在差异:

1.RCEP原产地规则对跨国供应链的布局产生深远影响。一些企业巧妙调整生产基地分布,借此优化关税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的大幅提升。

2.AfCFTA尽管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致力于打造统一市场,但实际自由化程度因国而异。企业必须密切关注主要国家的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意外成本。

(三)提前谋划进入路径

依据目标市场的法律要求,企业应精心选择适宜的进入模式: 

1.快速进入:通过收购当地企业,企业可迅速获取市场份额,实现业务的快速拓展。

2.分担风险:与本地企业或政府建立合资关系,有效降低政策和监管风险,增强企业在当地市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3.区域布局:在提供外资优惠政策的国家设立区域总部,统筹管理资源和业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的高效协同。

全面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环境,企业方能未雨绸缪,为国际化发展筑牢合规根基,稳健迈出国际化第一步。

二、全方位识别与应对核心法律风险

在海外投资与运营的征途中,中国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涵盖了政治风险、行业监管、劳动法、数据保护等诸多方面。清晰准确地识别和理解这些风险,是企业开展有效风险管理的首要前提。 

(一)政治与政策风险

政治稳定性和政策透明度对企业在目标国家的运营安全至关重要。中国企业通常在以下情形下面临政治和政策风险:

1.政策变动:政府可能突然调整外资准入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或行业监管规则,使企业措手不及。例如,某中国能源企业在南美投资电力项目,当地政府换届后,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企业原本享有的税收优惠被取消,项目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2.政权更迭:在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地区,政权更迭可能导致合同废止、资产没收等严重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地缘政治压力:中美竞争、制裁政策以及国际关系的波动,可能使中国企业成为某些国家针对的对象,企业海外业务遭受无端干扰和打压。

(二)行业监管与许可风险

不同国家和行业对外资企业设定了特定的准入门槛和限制条件:

1.行业许可与资质要求:矿业企业需依法取得开采许可证,方可合法开展矿产开采活动;建筑企业需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才能参与各类工程项目投标。

2.合规审查:跨国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等,往往需接受严格的合规审查。企业若未能通过审查,相关交易或项目将无法顺利推进,前期投入可能付诸东流。

3.环保和社会责任审查:在能源、矿产等资源开发领域,环保和社会责任成为关键关注点。企业若忽视环保要求,可能面临巨额罚款、项目停工等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当地社区的强烈抵制,严重影响企业声誉和长期发展。

  案例  

某中国基建企业在非洲承接桥梁项目,因未能及时满足当地政府的环保审批要求,项目进程被延迟两年,企业不仅承担了巨额的额外成本,还面临项目违约风险,企业声誉受损。

(三)劳动与雇佣风险

跨国运营中,劳动法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合同签订、解雇流程、薪酬支付以及劳资纠纷等诸多方面:

1.本地员工的聘用与解聘:各国劳动法普遍倾向于保护本地员工的权益,企业在聘用和解聘本地员工时,必须严格遵守当地法律规定,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巨额赔偿。

2.工会活动和集体谈判:在部分地区,工会在企业决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企业若未能妥善处理与工会的关系,可能引发罢工、停工等劳资纠纷,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3.跨文化管理冲突:文化差异可能引发管理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冲突,影响团队协作效率和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

  案例  

某中国制造企业在东南亚工厂,因未按照当地劳动法规定支付加班工资,被工会起诉。最终,企业不仅被判赔偿大量损失,还面临严重的声誉危机,品牌形象受损,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四)知识产权与技术保护风险

在科技和创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核心议题:

1.专利侵权与保护:在目标市场,企业需确保自身技术产品不侵犯他人专利,同时积极维护自身专利权益,防止技术成果被他人无偿使用或恶意侵权。

2.商标与品牌保护:特别是在品牌仿冒问题严重的地区,企业需加强商标保护,防止品牌被恶意抢注或仿冒,维护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

3.技术转让与商业机密泄露:在与合作伙伴或本地员工开展合作时,企业需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技术流失风险,签订保密协议,加强技术保密管理,确保核心技术不被泄露。

  案例  

某中国科技企业在美国因专利侵权问题被起诉,最终赔偿上百万美元,并被迫停止相关产品的销售,企业海外市场拓展受阻,品牌形象受损。

(五)数据合规与网络安全

在全球数据治理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跨境数据流动已成为企业合规的关键领域。不同国家在数据保护方面的要求千差万别。以欧盟GDPR为例,其对处理和储存个人数据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违规企业将面临高达全球营业额4%2000万欧元的巨额罚款。印度的数据本地化政策同样不容小觑,要求支付数据必须存储在本地服务器,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

企业需打造全球统一的数据合规框架,涵盖以下要点: 

1.数据分类和分级管理:将敏感数据、个人数据及业务数据进行严格区分,采取不同的处理和保护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2.数据跨境传输合规:严格遵守目标国的法律规定,确保跨境数据流动合法合规,并获取必要的授权或许可,避免因违规传输而引发法律纠纷。

3.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一旦遭遇数据泄露或网络攻击,能够迅速响应,及时恢复系统正常运行,最大程度降低损失,保障企业数据资产的安全。

(六)其他风险类别

除上述风险外,企业还需关注税务合规、外汇管制、反垄断与竞争法、国际贸易制裁等其他法律风险。这些风险往往需要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具体法律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和精准应对,以降低风险暴露程度,保障海外业务的顺利推进。

通过明确识别和分类法律风险,企业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方案,提前布局,未雨绸缪,为海外业务的稳健发展筑牢防线,降低风险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潜在冲击。

(来源:海润天睿,作者:郑成海、王琳)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028-68909185 (机关本部) ; 028-67831630 (政务中心服务点)

传 真:028-68909100

code1.jpg

code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