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发地到东道国——投资架构的控制路径和治理逻辑

2025-03-31

智库研究

从出发地到东道国,意味着场域和规则的全方位转变,同时也意味着必须根据投资需求,对两端不同场域和规则进行整体把控、精心设计和有效融通。

因此,在落子投资之前,全面架构规划显得尤为必要和关键。投资链条中的各个要素都需要依托跨境架构有机流动。零星、孤立、临时、未经设计的海外投资,缺乏良性、系统的联动机制,既可能对实现商业目的造成实质障碍或合规瑕疵,也不利于投资主体对中间环节及终端实体实现有效控制,还可能增加不必要的税费等成本,且不利于后续进行外部融资和灵活调整。尤为关键的是,投资架构一旦设置完成,在交易或投资已经到位的情况下,再行调整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甚至调整本身能否进行都有实质性的挑战和限制。

一个精心设计的投资架构,可以实现全方位的优化,从资金的合规高效跨境流动,到资产的全球合理布局,同时还能带来税务优化、风险隔离、资产保护等诸多益处。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分享如何从纵向(即条状控制路径)和横向(即块状资产布局)两个维度,进行海外绿地投资的架构搭建。

01 投资主体的选择

从起点出发,架构搭建的起始,便是考虑选择哪一家境内主体作为投资主体,通常需要考量的要素包括审批、成本、以及风险隔离需求。

从审批角度,选择不同的主体,是否对所涉及的各项审批难易程度和成本存在影响。例如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审批制度的不同要求、上市公司及其子或孙公司相关监管和信息披露程度的不同要求、ODI审批对投资主体的要求、ODI审批手续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宽严差别等。

从成本角度,选择不同的主体,是否存在投资成本的显著差别。尤其是是否对税费承担和可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存在影响,以及还需考虑投资资金来源问题。

从风险隔离角度,通过子公司进行境外投资,可以一定程度上将投资风险与母公司隔离。如果投资项目出现问题,母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会直接受到影响。

02 投资合作方

落眼到东道国,出于外资限制或者商业侧考量,在主体角度亦面临着考虑通过独资还是合资(包括其他形式的合作)形式开展项目。合资方式往往也是投资人常常考虑的融资手段之一。

具体而言,两种模式各自的优劣点梳理如下: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合资实际上会成为必须形式,并无选择的余地。例如,受限于当地明确的外资准入政策,对外资股比或者高管国籍等方面有严格限制。又例如,对于一些存在特殊国情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地区(例如中东地区),场域和规则差异过大,或是可能在获取特定行业准入许可时对于外资设置了隐性歧视政策,为了项目顺利落地和实现投资目的,选择合资常常会成为不得不为之的潜规则

当确定以合资的形式开展投资,从合资伙伴的选择,到具体合资安排的落地,就成为了极为关键的架构设计要点,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目的能否实现,或是极易埋下未来陷入纠纷或导致投资项目失控的。通常而言,从选择合资合作对象伊始,建议对合资对象展开尽调,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合作稳定、共赢。确定合资合作对象后,仍需审慎安排在哪一层架构进行合资、各自股比设置、控制权归属等关键问题。

03 投资层级的每层控制和治理逻辑

1. 总述:离岸架构的多维优势

在境外投资架构搭建蓝图中,常见的架构设计方案是在离岸设立持股公司,再通过这一架构管理和控制境外实体,最终层层落地在东道国建立实体。离岸架构的核心优势包括税务优化、融资及退出便利、监管灵活、风险隔离及保密性等。

2. 中间层公司设立地的具体选择

在离岸架构设计中,通常作为区域控股公司的中间层公司的选择是关键一环。在常见的离岸架构中,热门中间层公司设立地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卢森堡、BVI和开曼群岛等。

其中,对于目前常用中间层公司选择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二者的详细对比如下:

对于准备出海扩张的企业的管理层,在架构设计及选择离岸公司设立地时,要综合考虑市场惯例、信息保密性(透明度)、维护成本、税务筹划等方面进行决策。

04 投资结构项下业务与资产的布局

在考虑纵向股权架构控制路径的同时,亦需条块结合,对境外业务和资产的整体布局和提前预设进行全面把控。

1. 考虑分区域设置区域中心

不同国家的业务条线布局方面,对于规划了宏伟境外投资版图的企业,可考虑在境外设立统筹性或区域性的管控平台或运营中心,全盘规划和布局研发、IP、生产、供应链、人力资源等要素。实现对境外投资模块的统⼀协调,以及税务优化等效果。

考虑设立业务运营中心时,应综合把握在商业运营中利用总部优势降本增效,将业务运营中心安排在资源(政治和法律环境、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供应链等多个维度要素)最优的法域。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成本,还能提高整体经营效率。

2. 优化在不同国别或地区落子的业务条线

整体而言,上游业务(如原材料采购、生产)可以选址在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的国家。下游业务(如贸易、销售)则可以选址在市场发达、物流便利的地区。

此外,国别或地区的设置也应充分考虑地缘政治、不同国家所出台的且可能实时更新的管制政策等因素。地缘政治的稳定性和友好度对企业在该国的运营至关重要。例如,某些国家可能因政治不稳定或国际关系紧张,导致企业面临较高的运营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关于贸易管制和供应链的详细分析,请参见本章第一节及第三节。

3. 综合把控关联安排的益处和风险

在进行业务条线的区域布局时,也应当平衡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或其他各类关联安排)需求和风险。关联安排一方面是出于控制成本、以合理形式汇回利润等商业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带来优化集团整体税费成本的益处。

以典型的关联交易模式为例,境外子公司可能需要从国内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关联方采购原材料,然后在当地进行生产加工,最终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市场(通常是东道国或其他国家)。许多企业会考虑设立集中采购公司或销售公司,但需同时考虑税务和法律风险,例如关联交易的定价、东道国海关对进口货物的价格审查等。

总之,企业在进行海外业务架构块状规划时,应通过合理的资产和业务横向布局,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风险管理,从而提升集团的整体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这一环节亦需外部律师从综合成本角度分析企业的商业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供应、生产成本(含税收成本)、关联交易、产品物流成本、国际贸易协定网络、外汇和商业管制等因素。

小结

在规划海外绿地投资项目时,架构规划尤为关键,且需从投资目的、出发地和东道国(以及中间国)的各项法律和政策环境、税务筹划等多个维度,将纵向和横向的条块控制路径和治理逻辑进行有机整合,由富有经验的法律专业团队牵头,高效统筹相关国家及地区的法律和税务等专业人士,通过宏观顶层设计和微观细节设置,进行海外绿地投资的精心架构安排。真正实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来源:金杜研究院,作者:陈兵、邱婕)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028-68909185 (机关本部) ; 028-67831630 (政务中心服务点)

传 真:028-68909100

code1.jpg

code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