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贸促会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在会上发布2025年2月全国贸促系统商事认证数据,并表示这与开年以来我国外贸开局总体平稳趋势保持一致。
2月份,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43.19万份。其中,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214.98亿美元,签证份数为24.32万份。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56.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0%。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5.31亿美元,同比增长5.35%;签证份数为1.55万份,同比增长3.35%;办证企业3352家,同比增长2.04%。
3月份,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欧洲、拉美多国。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杨帆介绍,随团企业与各国企业、机构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在新能源、农业和畜牧业、生物科技、跨境电商、法律服务、大宗商品储运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各国政商界人士均对中国全国两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是当今不确定的世界中最大的确定性;均表示愿加强同中国工商界合作,支持和积极参与第三届链博会,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维护者,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此外,会上发布了2024年和2025年1月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从综合指数看,今年1月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6,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8.3%,环比上升1.8%。从行业指数看,1月份,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领跑。“今年1月份,美国再次与日本、印度位列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前三国家。”杨帆指出。
数据还显示,2024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有11个月处于高位,指数月均值同比上升18个点,全球经贸摩擦形势仍非常严峻。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2024年,美国、欧盟、印度、韩国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半数及以上月份指数居高不下,特别是美国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有超过半年时间名列榜首。
(来源:贸促会,作者:赵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