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向 WTO 通报对《劳动安全卫生法》(ISHL)的修订计划,重点强调化学品危害信息传递规则,并首次引入罚则机制与商业机密(CBI)保护条款。
新规旨在保障劳动者安全权益,同时平衡企业商业秘密需求,预计将于2026年4月起逐步实施。
一、核心修订内容
(一)增设SDS/标签违规罚则
新规下,企业若未依法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或正确标注危害信息标签,将面临处罚。
(二)信息变更传递义务升级
现行法规中,企业需“努力”向上下游传递 SDS /标签的变更信息;修订后,该义务将转为强制性,违者同样可能被追责。
(三)CBI保护规则明确,允许使用替代名
对于需保密的成分名称,企业可申请使用官方指定的替代名,但需按规定建立并保存相关记录。
此举旨在缓解强制信息传递范围扩大后,企业对商业机密泄露的担忧。
二、修订背景与目标
近年来,日本持续扩大强制SDS/标签的化学品范畴,长期目标是将所有危害性物质纳入监管。然而,部分低危害物质成分可能涉及企业核心商业机密。
新规通过“罚则+替代名”双轨机制,既强化劳动者知情权保障,又为企业提供合规缓冲,实现安全与商业利益的平衡。
三、实施时间表
修订案正式生效时间:2026年4月1日。
部分条款延后执行:SDS/标签罚则及信息变更传递义务的具体实施日期,将在法案公布后5年内通过政令进一步明确。
来源:瑞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