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及其盟友对华AI和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最新动向

2025-04-18

政策法律

近日,美国商务部区域出口管制官员透露,美国商务部为阻止中国获取美国人工智能芯片,未来会将加强执法力度当作工作重点。

美国及其盟友近期对华AI和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持续加码。自2025年起,美国进一步限制半导体、AI等领域对华投资,禁止投资先进制程技术。在AI领域,美国1月新规将全球划分为三等级,中国被归入第三等级,几乎全面禁止进口先进AI芯片,并首次将模型权重纳入管制,海外训练模型使用美国部件亦受限。此外,美国计划授权云服务商作为AI芯片分销“守门人”,监控并阻止中国获取先进芯片。

一、要点

1、美国新规以“全面禁运”为核心,将技术脱钩从单一产品限制扩展至全产业链封堵。

2、美国通过“Tier分级”体系将盟友纳入管制框架,例如赋予日本、荷兰等“UVEU地位”(可信合作伙伴),允许其在对华出口中保留部分市场,但需遵守美国设定的算力阈值。这种“分而治之”策略旨在分化中国与欧洲、东亚的技术合作。

3、美国首次将模型权重、云计算服务纳入禁运范畴,直指中国AI应用层创新能力。

二、正文

(一)事件概述

2025113日和2025115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先后发布了《先进人工智能技术负责任扩散出口管制框架》和《实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额外尽职调查措施》。

框架将全球分为三级技术联盟体系:

1、18个核心盟友(如日、韩、加)可无限制获取美国尖端AI芯片;

2、140中间地带国家(如印度、新加坡)需遵守算力配额限制;

3、而中国、俄罗斯、朝鲜被划为“Tier 3全面禁运国,全面封锁高端AI芯片(包括英伟达H20/B20特供版)、模型权重及云计算服务出口。

措施将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限制从7纳米扩大至14/16纳米制程,并将25家中国AI及算力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涉及寒武纪、华为昇腾等关键企业,进一步切断中国获取先进算力的国际供应链。这不仅是美国对华技术战的升级,更试图通过“盟友分级+算力配额”重塑全球AI秩序。

(二)资料补充

1、对华出口管制最新动向梳理

2、GPU出口三层地域体系

(三)观点研判

1、技术脱钩加速全球产业链分裂

美国新规以“全面禁运”为核心,将技术脱钩从单一产品限制扩展至全产业链封堵。英伟达特供中国的H20/B20芯片被纳入禁售范围,直接切断中国获取高性能算力的替代路径。此举迫使中国加速国产替代。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企业通过多芯片并行架构弥补单芯片性能差距AI芯片良品率一年内翻倍至40%,首次实现生产线盈利。

同时,中国以“东数西算”工程为基础,推动中芯国际、华虹等代工厂扩产,形成“国产芯片设计+本土先进制程制造”闭环,逐步摆脱对美系供应链依赖。这表明美国的技术封锁非但未能遏制中国,反而催化了其自主生态的成熟,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呈现“中美双极”分化趋势。

2、“盟友分级+算力配额”重塑全球AI秩序

美国通过“Tier分级”体系将盟友纳入管制框架,例如赋予日本、荷兰等“UVEU地位”(可信合作伙伴),允许其在对华出口中保留部分市场,但需遵守美国设定的算力阈值。这种“分而治之”策略旨在分化中国与欧洲、东亚的技术合作。荷兰ASML被迫限制对华出口EUV光刻机,而日本经济产业省则配合美国收紧14nm以下设备审批。


然而,盟友利益分歧显著。韩国因三星、SK海力士在华工厂占全球DRAM产能30%,要求豁免成熟制程管制:德国车企担忧AI芯片断供影响自动驾驶研发,呼吁欧盟制定独立技术标准。美国试图以“算力配额”绑定盟友,但多极化技术联盟的博弈将加剧规则碎片化,首削弱其全球管控效力。

3、模型权重与云计算封锁引发“数字铁幕

美国首次将模型权重、云计算服务纳入禁运范畴,直指中国A应用层创新能力。禁止OpenAl、微软Azure向中国企业提供大模型训练接口,试图阻断中国在GPT-5级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的追赶。

对此,中国采取“开源替代+边缘计算”组合策略:华为昇腾联合智源研究院发布“紫东太初2.0”开源框架,支持国产芯片分布式训练:腾讯、阿里则通过边缘节点部署轻量化模型,降低对中心化云服务的依赖。

同时,中国借“数字丝绸之路”扩大技术合作向中东、东南亚输出自主算力标准。这本质上是AI底层架构与生态话语权的争夺,或将决定未来十年全球科技权力格局。

原标题:AI观察|美国及其盟友对华AI和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最新动向【走出去智库】

来源: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走出去智库立场。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028-68909185 (机关本部) ; 028-67831630 (政务中心服务点)

传 真:028-68909100

code1.jpg

code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