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展维权通关秘籍

2025-04-30

贸易投资

专利雷区、商标陷阱、版权暗箭……国际展会不是法外之地,法院禁令也非儿戏,那些年参展踩过的雷,都成了老板心中的泪。

  • 2016年,某滑板企业去美国参加CES展,结果被当地“专利地头蛇”当场抄家,被没收展台内的样品、标语和宣传材料,因为涉嫌侵犯了对方2014年在美国当地注册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

  • 某光伏公司为了蹭流量,在美国太阳能展会上使用了与另一家参展中国公司在美国注册的商标仅有一字之差的文字商标,上演了一幕光伏界“李逵”VS“李鬼”的商标大战,最后被当地法院“红牌警告”,不但封台撤展,还永久禁售,惨赔还丢脸。

  • 某家纺企业带着“原创设计”勇闯欧洲展会,结果被当场抓包,所谓的“电子版权证书”竟然系伪造,最终被判赔付权利人15万美元,简直得不偿失。

那么,境外展会还有哪些核心知识产权风险?企业如何做好参展全周期避坑工作?哪些国家和展会的知识产权规则需要划重点?参展维权通关秘籍来啦→

展会未动,布局先行——展前四大防身术

合理布局:就像打游戏前买装备,第一时间先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商标,再通过巴黎公约、PCT途径、海牙协定、马德里协定等国际通道,提前在目标市场国家“占坑”。运用优先权制度让创新坐上“时光机器”,在6/12个月内全球圈地。

展前安检:产品做好知识产权“体检”——查专利、查商标、查版权,做好重点检索、市场监测和侵权评估。如浙江某企业在参展前,委托专业人士对参展产品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前做了评估,成功躲过德国展会的专利狙击。

随身锦囊:准备好专利证书、商标证、授权书等“防身文件”,掌握1-2个参展地知识产权纠纷援助机构信息,还要适当了解当地法律,特别要做好对“禁令”的应对方案。

风险规避:通过海关备案、规避设计、协商许可、联合参展等技巧,让参展知识产权风险最小化。

展会现场——危机处理的黄金48小时

Q:展会上遇险怎么办?

一、三步脱险法

1.冷静接招:收到律师函、警告信先别慌!先确认内容是否属实,再考虑是否进一步采取法律行动。遇到执法人员根据禁令查封展台、扣押物品,冷静配合、录像取证,切勿起冲突!

实战演练:【冰箱专利战】

德国房车展上,浙江某小家电公司刚摆出车载冰箱,就被荷兰公司以律师函“专利狙击”,浙江公司的律师经检索分析认为产品并未侵犯对方专利,霸气回怼,对方败下阵来再也没吭声。

2.快速应对:立刻召唤法务、律师等专业人士提供法律支持和专业意见,视情通过谈判、和解、异议、抗辩、申诉等方法化解危机。

实战演练:【婴儿车逆袭记】

德国科隆某展会上,金华公司的婴儿车刚亮相,就被德国N公司举报专利侵权,执法人员根据法院签发的禁令闪电查扣展品。金华公司火线召唤中德律师,通过管辖异议+谈判和解,不仅拿回被扣产品,还让自家婴儿车堂堂正正杀进欧盟市场!

3.舆论助攻:准备好公关话术,找靠谱媒体发声,尽量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既要正面刚法律,也要在舆论场守住口碑。

二、三板斧反制

发现对方侵权?立即:

1.证据快照:通过拍照摄像、索取产品宣传册或者公证购买侵权样品等方式来固定证据。如在某展会上,宁波某公司发现其他展品侵犯了其外观设计专利,立即联系主办方进行现场维权,拍摄取证,公证固证,为日后维权做足准备。

2.现场求助:多数国际展会都设有知识产权投诉中心,可要求主办方立即下架侵权展品或封闭展位,第一时间消除侵权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3.法律反击:通过警告信、律师函、申请禁令、申请执法、提起诉讼等方式合理维权。如在美国,可申请“法律快到手”临时限制令(TRO),法院在几小时内就可以批准,让对方立即撤展下台,效力覆盖展会期间。

展后必修课——化危机为商机

一、纠纷复盘课

禁令、传票及其他法律文件要重视,“装死摆烂”将被列为“展会黑名单”,来年参展直接变查封现场。

1.自检清白:如确认自身不存在侵权,立即起诉要求解除禁令+索赔,顺手把被扣展品捞回来

2.实锤侵权:如侵权行为确实存在,要么打不过就加入,向权利人争取授权;要么背水一战、釜底抽薪,申请对方知识产权无效。

3.反杀时刻:如遇到他人侵权,根据展中收集到的证据跨国追偿。

二、能力提升课

1.双轨防火墙

进攻版:调整知识产权布局和管理措施,加强竞争对手知识产权监控。

防御版:建立侵权黑名单,注册“防御性”知识产权。

2.员工特训营

“展会防身术”:通过专业培训,让员工准确识别警告、禁令、查抄等境外展会知识产权常见执法形式,熟悉基本流程。

各国“通关秘籍”:美国爱发“临时禁令”,收到后尽早提交抗辩材料;德国法院驻场执法,侵权产品当场没收;法国外观设计“双重保护”,千万别忘了还有著作权;日本注重礼节性协商,讲究先调解后动手。

带着这份攻略,企业朋友们再也不怕被知识产权暗箭所伤,可以放心去国际展会“抢订单”啦。

(来源:浙江贸促)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028-68909185 (机关本部) ; 028-67831630 (政务中心服务点)

传 真:028-68909100

code1.jpg

code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