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台首个联邦人工智能监管法案

2025-05-07

政策法律

4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409:2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一项名为《删除法案》(TAKE IT DOWN Act)的法案,标志着美国联邦层面首个针对人工智能监管法案正式出台。

据悉,法案主要针对日益猖獗的非自愿私密影像传播问题,将未经本人同意在网上发布真实或AI伪造的私密影像定性为违法犯罪行为,为美国数字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设立了新的防御机制。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特别是深度伪造技术迅速普及,非自愿私密影像内容制作和传播已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根据法案定义,“数字伪造”内容指通过软件、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或其他计算机生成技术创建的、与真实视觉内容无法区分的私密影像描绘。这类内容往往被用于报复性色情、敲诈勒索或恶意诽谤,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名誉损失。此前,美国各州对此类行为的法律规定不一,缺乏统一标准,《删除法案》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法律空白。

内容发布方面,《删除法案》提出严格规定。一是未经同意的真实私密影像内容。法案明确禁止发布可识别个人的非自愿亲密视觉内容(主要包括照片、影像等),在满足内容是在个人具有合理隐私期望情况下获得或创建、描绘内容未在公共或商业场合自愿暴露、内容不涉及公共利益事项、发布行为的意图或实际造成心理、财务、声誉等损害等条件下就构成了违法犯罪。二是,使用人工智能合成的数字伪造影像内容。法案规定,如果发布内容不是在公共场合自愿暴露的、不涉及公共利益的、发布意图造成伤害或实际造成损害的AI生成的隐私影像伪造内容,未经当事人同意也构成犯罪。

针对未成年人(18岁以下),法案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标准,只要发布者有羞辱、骚扰、贬低或满足性欲的目的,即构成犯罪。值得一提的是,《删除法案》明确表示,满足执法机构或情报机构的合法调查、保护活动、出于合理善意目的向执法机构报告、与法律程序相关的文件制作或提交、用于医学教育、诊断或治疗、为协助可识别个人而进行的披露、个人发布自己的亲密内容、依法报告非法内容或履行法律义务等例外情况条件的,法案明确提出不构成违法犯罪。

平台义务方面,《删除法案》要求所有受监管的网站、社交平台以及应用在法案通过后一年内建立通知和下架流程,允许受害者或其授权代表通知平台存在未经同意的私密影像内容,并提交下架请求。同时,平台必须在收到有效请求后48小时内移除相关内容,或尽“合理”努力识别并移除已知的相同备份。

在执法机制层面,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负责监督平台执行情况,未合理履行通知和下架义务将被视为“不公平或欺骗性行为”,按《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进行处罚,确保其履行删除义务。

违法定罪方面,《删除法案》规定,违法发布成年人私密影像或AI合成内容的行为人,将面临最高两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事处罚。如果内容涉及未成年人影像,刑期会加重到最高三年。同时,法院有权对涉案的违法影像资料、犯罪所得收益及作案设备等涉案财物予以没收。《删除法案》作为美国联邦层面首个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的监管法案具有重要意义,做出多项创新:

(1)技术中立原则:同时涵盖真实内容和AI生成内容,避免法律漏洞;

(2)同意标准明确:强调“肯定、知情和自愿授权”,且创作同意不等于发布同意;

(3)平台责任明晰: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知—下架机制,平衡保护责任与言论自由;

(4)全链条打击:从内容创建、发布到威胁行为均有相应规制。

值得一提的是,《删除法案》受到美国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川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早就明确支持通过该法案,以Meta、Snap、Google、Microsoft、TikTok为代表的美国科技巨头也多次发表支持态度。《删除法案》通过为其他国家制定类似法律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法案实施,预计将对社交媒体内容审核、AI技术开发和应用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将引发关于技术伦理、隐私权与言论自由边界的新一轮讨论。

来源:赛博研究院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028-68909185 (机关本部) ; 028-67831630 (政务中心服务点)

传 真:028-68909100

code1.jpg

code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