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区外保税维修”

2025-08-14

智库研究

一、什么是区外保税维修

依据《关于保税维修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203号)第一条,区外保税维修是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以保税方式将存在部件损坏、功能失效、质量缺陷等问题的货物或运输工具,从境外运入境内进行检测、维修后复运出境的业务。

二、开展区外保税维修业务应满足什么条件

企业信用状况应不为失信企业,同时应当具备开展该项业务所需的场所和设备,应当建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对维修耗用等信息的全程跟踪,并对已维修货物、待维修货物、无法维修货物、维修用料件、维修过程中替换产生的旧件或坏件、边角料等进行专门管理。

三、企业可以开展哪些区外保税维修业务

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的规定和部门规章允许的,或是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开展的业务。

四、开展区外保税维修业务应提交哪些材料

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情况说明、企业对外签订的维修合同、品牌所有人或代理人对维修业务的授权文件,属于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个案批准同意开展的保税维修项目,应提交相应的批准文件。

五、海关对区外保税维修的监管要求是什么

企业应设立保税维修专用账册,账册包含待维修货物、已维修货物、无法维修货物等信息。账册核销周期最长不超过1年;开展飞机、船舶等大型装备制造业的保税维修企业,经主管海关确认,可参照合同实际有效期确定账(手)册核销周期。企业原则上每年应至少开展一次盘点,并如实申报该核销期内维修替换下的旧件、坏件信息(包括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等)。采用保税方式进口维修用料件的,账册还应包含维修用料件信息。盘点时,企业需如实申报维修中使用保税料件产生的边角料信息。

六、区外保税维修货物通关要如何申报

保税维修货物进出口时,备案料件“货物品名(待修复)”、备案成品“货物品名(已修复)”和“货物品名(无法修复)”按“保税维修(1371)”监管方式申报。

以保税方式进口的“维修用料件”按对应的“进料加工”或“来料加工”监管方式申报,复运出境的按对应的“进料料件复出”或“来料料件复出”监管方式申报,需结转使用的,按对应的“进料余料结转”或“来料余料结转”监管方式申报。

维修中产生的旧件、坏件、维修产生的边角料按实际报验状态,采用“进料边角料复出”或“来料边角料复出”监管方式申报出境。

原标题:【海关科普】 | 带你了解“区外保税维修”

(来源:北京报关协会,信息来源:学习强国)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028-68909185 (机关本部) ; 028-67831630 (政务中心服务点)

传 真:028-68909100

code1.jpg

code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