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24年副总统莎拉与总统马科斯裂隙公开后,菲律宾政坛风云变幻。菲原有家族政治根基深厚但相互博弈,地方新兴势力也借此不断冲击旧格局。2025年2月11日,菲律宾中期选举正式开启,这是新旧势力的一次权力碰撞。2月至5月中期选举前后,政治动荡、政策变数、安全隐患等问题料频发,对驻菲中企和在外人员影响巨大。本文旨在剖析以上风险,为驻菲中企和在外人员在选期做好风险防范提供应对策略建议。
一、当前菲关键政治风险态势与主因
近期,菲律宾政治舞台波澜起伏,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遭弹劾事件与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相互交织,引发各方关注,背后凸显的是菲律宾复杂的政治局势和权力斗争。
2025年2月5日,菲律宾众议院正式对莎拉·杜特尔特提出弹劾。在306名众议员中,有215人签署了针对她的弹劾申诉,远超规定人数,这使莎拉成为菲律宾历史上首位遭到众议院弹劾的副总统。此次弹劾申诉随后将提交至参议院审理,她的政治命运掌握在24名参议员手中。按照规定,若有三分之二即16名参议员投票赞成弹劾,莎拉将会被罢免,并失去未来担任公职的资格。菲参议院议长表示,要到6月新会期开始后才会审理该弹劾案。
对于这一弹劾最终通过的可能性,香港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彭念分析认为,由于弹劾案在众议院获得远超门槛的票数,说明菲律宾国会内部对弹劾案的支持率较高。再加上莎拉去年发表“暗杀”言论后,国内民众对她的支持率有所下降,所以弹劾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的机率比较大。不过,国会休会也给杜特尔特家族争取到了一些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曾敦促国会不要弹劾莎拉,他认为这会分散对重要工作的注意力,还形容他和莎拉之间的纠纷只是“茶杯里的风波”。然而,众议院还是赶在两院6日休会前正式对莎拉提出弹劾,这一举措凸显出莎拉所在的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之间关系紧张,权力斗争进一步升级。
其实,马科斯与莎拉的矛盾由来已久。2022年,马科斯与时任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宣布搭档竞选正副总统,当时这两大家族的政治联盟被看好,杜特尔特家族在南部根基稳固,马科斯家族在北部势力雄厚。但2024年9月,莎拉在记者会上称和马科斯从来不是朋友,两人自7月起就不再交流。11月,莎拉更是言辞激烈,扬言已雇杀手追杀马科斯,还说要挖出老马科斯(总统马科斯之父)的尸骨扔进大海。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导致菲正副总统决裂的主要原因是权力争夺,涵盖政治和经济权力等方面。比如莎拉阵营选举后要求分一半内阁职位给盟友,马科斯却让她出任教育部长而非渴望的国防部长,这成为双方摩擦的首个公开迹象。随后,莎拉的政治导师、前总统阿罗约被免去参议院副议长职务,众议院阻拦莎拉办公室预算申请,这些都让双方阵营关系持续恶化。此外,马科斯和莎拉的父亲杜特尔特还相互抹黑对方是瘾君子,并且两派在外交政策上分歧明显,杜特尔特派更为亲华,马科斯集团更亲美或持民族主义立场,这反映出他们在国家战略方向和主权问题上的冲突,也加速了联盟的瓦解。
在莎拉与马科斯关系破裂后,多个菲律宾公民组织、宗教领袖及反对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团体,于2024年12月2日联合向众议院递交弹劾申诉,指控莎拉违反宪法、贪腐行贿等罪行。之后,又有前国会议员和左派人士提交弹劾申诉,12月19日,第三项弹劾诉状也交到国会。不过,此前就有学者对莎拉被弹劾的可能性进行过分析。有专家认为,众议院内多是马科斯的盟友,若启动弹劾程序,可能会削弱中期选举中杜特尔特盟友竞选参议员的实力。但也有专家指出,选举临近,可能没有时间进行弹劾,而且双方阵营似乎都缺乏将冲突升级的民众支持和政治意愿,因为这可能引发反弹,削弱自身支持基础。
如今,菲律宾中期选举也即将来临,竞选活动从2月11日开启,5月12日正式举行。此次选举规模庞大,是2028年总统选举前最大规模的选举,将有1万8280个议席供竞逐,包括众议院全部316个议席和参议院24席中的一半议席,各地区还会同步举行地方选举。中期选举在菲律宾通常被视为对现任政府的公投,也是马科斯和杜特尔特家族政治实力的试金石,选举结果至关重要,将决定谁能控制国会,为下一届总统选举奠定基础。对马科斯来说,赢得选举能确保他在接下来三年不成为跛脚鸭总统;对莎拉而言,这是动员支持者、展示争夺下届总统选举实力的机会,选举结果还关乎她是否会在未来继续面临弹劾威胁。
在两大家族争斗的局面下,菲律宾新兴政治家族或许迎来崛起机会。以人气渐高的参议员拉菲·图尔弗为首的图尔弗家族,以及有影星光环的波埃家族等新兴政治家族,可能会从马科斯和杜特尔特家族分裂的局势与博弈中找到发展空间。专家分析认为,新兴政治家族虽财力和人脉不如传统政治家族,但分裂的政治格局为他们提供了突破口。同时,以参议员洪蒂维洛斯等为首的改革派也可能趁机崛起,为厌倦家族对立的选民提供新选择。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除非马科斯家族能找到合适且受欢迎的替代人选参加2028年总统选举,否则杜特尔特家族仍会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菲律宾家族政治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时期就已形成,至今仍在政坛占据重要地位。目前约有319个政治家族活跃在菲律宾政坛,他们以不同省份为据点,拥有大量竞选资金,在地方影响力巨大且动员能力强。数据显示,菲律宾82个省政府中至少71个由政治家族成员领导,5月中期选举后,预计至少有20多个政治家族可占据至少五个议席。这种家族政治存在诸多弊端,它使进入政治的渠道变窄,制衡原则被削弱,真正的反对派缺乏竞争空间,还影响政策制定,导致政策多由家族政治利益驱动,而非明确的议程,并且助长了腐败现象,因为权力集中在小群体中,问责机制有限。
此次莎拉遭弹劾事件,打破了菲律宾两大家族原有的平衡。马科斯家族凭借菲军方和精英阶层的支持,在中期选举和当前政治格局中占据较大优势,其执政地位料将进一步巩固。同时,1月30日,菲总统马科斯称,计划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在这样的形势下,菲律宾在中国南海问题上的既有政策或难以改变,亲美疏华的政策或许进一步延续,菲国内亲美势力或再次抬头,而这一系列变化也将对菲内政外交乃至东南亚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二、关于驻菲中企与在外人员的风险对策建议
菲律宾中期选举期间,政治局势复杂多变,驻菲中企与在外人员面临综合风险。以下是在选期针对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1、局势动荡风险:驻菲中企与在外人员应密切关注当地新闻、政府公告和社交媒体上的政治动态,尤其是与选举相关的信息。及时了解政治局势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物资储备和安全保障措施。如局势过于动荡,考虑暂时撤离高风险地区。加强与当地政府、商会和其他企业的沟通,获取最新的安全信息和建议。必要时,寻求中国驻菲律宾使领馆的帮助和支持。
2、安全威胁风险:加强企业和住所的安保措施,如适当增加安保人员、安装加强监控设备、设置门禁系统等。对员工实施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在选举集会、抗议活动等敏感场所附近停留。在外人员出行时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夜间单独外出。尽量选择安全的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避免前往治安较差的地区。如果遇到危险情况,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及时报警。
3、政策变动风险:关注选举期间各政治势力提出的政策主张,分析其对企业经营的潜在影响。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经营计划,以适应可能的政策变化。加强与菲律宾政府部门的沟通,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过程,表达企业的诉求和建议。利用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力量,共同推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出台。
4、经济波动风险: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金配置,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应对经济波动。拓展市场渠道,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减少经济波动对企业业务的影响。关注汇率变动,采取适当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如套期保值等,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5、社会舆论风险:驻菲中企与在外人员注意言行举止,避免发表引起争议的敏感言论,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和政治环境。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当地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及时了解社会舆论对企业的评价,对负面舆情及时进行回应和处理。
6、供应链相关风险: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原材料供应情况,提前做好原材料应急储备,避免因选举导致供应链中断。优化供应链布局,增加供应商数量,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提高供应链的弹性和稳定性。
(来源:走出去服务港,转载自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中心、长三角中小企业海外风险预警中心、ICOVER全球安投研究信息数据库、安库风险信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