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要来了,万物互联时代还会远吗?

2016-06-02来源:gly

中国移动5G体验厅内的物联网效果视频 (5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第一届全球5G大会在北京召开

    由我国5G推进组联合欧盟、韩国、日本和美国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球5G大会于5月3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5G的脚步越走越近了。


5G将改变什么?

   曾经,移动电话和短信的出现让人兴奋不已,在地铁或公交车里掏出彩屏手机玩游戏会被投以羡慕的眼光。虽然4G网络日益普及,但用流量看视频的仍是“土豪”,而在5G时代,眼睛一闭一睁,一部超高清电影就已下载完毕……除了网速快之外,它还将赋予人类新的“魔力”——万物互联。
    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目前我们的4G仅可以连接手机等少量设备,而5G网络除了手机以外,还可以连接近百件设备,大到一辆车,小到一根针。
    在5G物联网内,人们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掌握物品的状态、情况和数据,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们。
    用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的话说,就是“‘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离我们已经很近了。
    近期各大车展中,自动驾驶汽车频频亮相。未来,汽车变成大“手机”接入网络,互不干扰自动行驶,优化道路交通,解放驾车的碎片化时间。在车内开视频会议、玩游戏娱乐皆可实现。目前,不少汽车厂商已推出实验车型,只待5G网络铺开。

    专家还说,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5G时代谁是主导者?

    5G时代令人向往,那5G到底啥时候能来?
    这要看5G国际标准何时确定。
    曾经的2G、3G、4G标准,都是世界通讯业技术领先者的杰作。想让自己的技术走向世界,必须先让技术标准获得业界普遍认可,形成国际标准,各国便会以此为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
    在未来5G产业中,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重中之重。标准中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将丧失国际话语权,产业难以做强。“通讯领域的全球互联特性,使其对标准的需求最为迫切,竞争最为激烈。”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有同样的观点。
    曾经,2G技术和技术标准被西方通讯企业垄断,因为没有自己的技术和产业,中国只能跟着走。作为参与者,大唐集团副总裁陈山枝回忆说,手机刚出现时,我国通讯产业非常落后,既无技术也无产业,吃了不少苦。“要发展本土通讯产业,必须向外国购买专利,一直被人‘牵着鼻子走’。”
    十几年后,西方开始研发3G技术标准,中国通讯人痛定思痛,决定另立门户,白手起家,研发自己的3G,那时脚步稚嫩踉跄,成果并没有得到国际认可。又过了十几年,当西方人正沉浸在发明4G的喜悦中,却发现中国人几乎同时推出了自己的4G,并成为国际两大移动通信标准之一,跻身行业标准制定者。

   一组数字振奋人心:我国5G低频技术外场试验网速峰值已超3.5Gbps,是4G网速的12倍以上;国产5G多址技术可达到每平方公里连接100万个以上的物体,相当于4G的几十倍;国产5G时延已达到毫秒量级,通信敏捷度是4G的10倍……


5G时代何时到来?

 首届全球5G大会由中国人召集并选择在北京召开,这似乎说明中国的自主创新技术已经有机会与业界翘楚们平起平坐。
   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透露,中国移动、华为、大唐、中兴等中国企业对5G研发的投入由来已久,并走在世界前列。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028-68909185 (机关本部) ; 028-67831630 (政务中心服务点)

传 真:028-68909100

code1.jpg

code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3